葛剑雄|移民史研究的精细化和地域化



_

读书 × 新知 × 人文关怀

作者简介

葛剑雄,1945年出生于浙江湖州,复旦大学教授,教育部社会科学委员会历史学学部委员,中央文史研究馆馆员。尤精于历史地理、人口史等领域,著有《西汉人口地理》《中国人口发展史》《统一与分裂:中国历史的启示》《中国历代疆域的变迁》《黄河与中华文明》等,主编有《中国移民史》《中国人口史》等。




我要讲的题目,是移民史研究的精细化和地域化。


为什么要讲细化呢?因为我自己是有体会的。当我们开始研究中国移民史的时候, 研究到“湖广填四川”, 那时遇到的难题就是能够利用的数据太少, 正史上找不到几条记载, 能够找到的相关论著也很少。所以我认为, 尽管今天已经有了很多相关论著问世, 但是对这么一次在中国历史上有非常大影响的, 在世界史上也少有的这么一次大移民,还远远不够。


我们现在应该把它细化。怎么细化呢?比如首先在时间上,“湖广填四川”这样一个漫长的阶段并不适合每一次具体的移民。究竟这次移民是从清朝初年算起呢, 还是要从明朝算起呢?具体的某一支移民也是如此。实际上, 这一方向的移民早就存在, 本身有一个时间的进程。又如这次移民是什么时候结束的, 要不要延伸到今天? 这是在时间上存在的问题。


那么在空间上呢?也是如此。以前一个传统的说法:“江西填湖广,湖广填四川”,实际上就在四川定居或转迁的人口来讲,他们不仅仅来自湖广, 还来自更多其他的地方, 而且这个移民的迁移过程, 并不是直接从始迁的地方就定居到了某一个地方。不久前陈世松先生把他的大作先发给我看了, 实际上就有一个问题。我们以前一般认为移民要有集散地, 最后才有定居的地方, 实际上真正仔细观察研究,要细化这一过程,不是那么简单的。


我没有深入地研究, 有一些移民很可能是在荣昌定居数年后, 再从荣昌向其他地方迁移的, 那么荣昌就不是简单的集散地。它也许可以说是上一次移民的集散地, 却是下一次移民的出发地。那么第二次或第三次移民在迁到其他地方的时候, 他们所携带的文化、所起的作用, 跟当初从湖广或者从其他地方直接迁过来的移民已经有了区别,已经包含了在荣昌接受或形成的其他文化因素。


因为有一天被我们称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 也许在迁移过程中间已经本土化, 然后再传播出去, 所以不是简单的一个集散地就能涵盖它的内容的。而且我们还发现, 到了清朝中期, 有些早期的移民又迁走了, 有的中途就回去了。所以对空间范围来讲也是要细化的, 而不是简单地套用传统模式, 或者局限于“湖广”“四川”两个概念, 各地起到的作用实际上是不同的。我在广东参加他们讨论南雄珠玑巷的移民时也遇到这样的问题, 广东有些地方的移民也不是直接从传说中的珠玑巷迁来的, 大多数是来自其中的某一个地方, 实际上这些地方可能是移民的集散地, 也可能是定居后再迁出的地方。


从具体的移民事件来讲, 也需要细化, 因为实际上移民的情况是相当复杂的。在四川还有这样一种现象, 甚至在彝族里面也有, 明明不应该算作移民, 可他们也自称移民后裔。我在其他移民地区研究中也碰到这个问题, 实际上反映了一种文化上的从众心态, 也反映了在移民与原住民之间、汉族和少数民族之间, 始终存在着文化上、经济上、政治上以及心态上的不平衡, 所以才可能出现这样的现象。所以有些移民的出发地也好, 聚居地也好, 更多的不是一个历史事实, 而是一种文化的趋向, 或者说是一种文化的符号, 这些也需要细化。总而言之, 我觉得我们这个移民史研究要深入, 那么一定要细化。


除了细化, 还要地域化。为什么要地域化呢?我在读初中时对四川的移民有了第一个印象, 因为语文课本上面有朱德写的回忆他母亲的文章, 里面讲到他家祖上是“湖广填四川”过来的。在我对移民历史稍有了解后, 我感觉到“湖广填四川”不是写一本书或几卷书就能记载的, 它是我们中华民族一首伟大的史诗, 应该有无数的著作, 有大量的记载, 应该建很多博物馆、很多纪念碑, 才足以记载下来, 传之后世。当初重庆湖广会馆建博物馆的时候也找过我, 还有几个其他的地方也找过我, 但是大家遇到的最大问题是, 史料在哪里?具体的记录在哪里?实际上, 通过地域化的研究就能在很大程度上解决这个问题。因为早期的移民绝大多数是不识字的, 是底层的贫民, 所以他们具体的行为、他们所产生的影响, 更多的不是保存在官方的史料或者文字记载中, 而是保留在民间社会, 保留在当地。所以如果不是根据一个地方实际还存在的文化, 实际还存在的遗物、遗址, 以及口耳相传的这些记录来研究, 你就没有办法客观全面地反映出这次大规模的、持续多年的、对社会有深刻影响的移民。而且各地还存在着非常大的地域差别, 有些地方可能只是一个移民的集散地, 或者只是路过, 但是有些地方实际就是一个新的移民的出发地。还有些地方则完全是由移民形成的, 没有移民就没有这个地方。这些你一定要找书面记录, 找官方史料是找不到的, 所以一定要通过地域化的研究, 充分运用社会学的、人类学的、地理学的、考古学的、民俗学的各方面研究手段和办法, 才能够揭示出这些事实。而且地域化的研究对当地的影响最大,更容易受到当地民众和政府的重视。今天大家都在说要记住乡愁, 乡愁是什么? 乡愁就是人对故乡的感情。故乡的感情来自哪里?来自故乡的传统、故乡的文化。如果根本不了解这些, 那就是伪乡愁, 那就是假的。通过在本地踏踏实实地做一些地域化的研究, 就有可能取得这些方面的成果。现在要复原和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 要弘扬本地民间的优良文化, 都离不开深入的研究。在荣昌, 在重庆, 在四川, 影响最大的就是这次移民。


这两个方面,我认为是我们进一步开展移民史研究的关键。


最后还有两分钟, 我想顺便谈一下上午参观考察的一点体会。非物质文化遗产与移民有密切的关系, 有的就是移民带来的, 但是它与移民出发地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又有很大的差别, 它经过这么长的时间已经本土化了。现在从政府到民间都出于好意, 想保存这些文化遗产,我认为一定要区别清楚,保存与利用开发是两回事。


我们现在都很重视一个地方的文化软实力, 但要明白, 不是存在的文化或文化遗产就是文化软实力。关于这一点, 我专门与软实力理论的创始者、美国哈佛大学的约瑟夫 · 奈(Joseph Nye)教授讨论过。他说, 你们中国的文化应该是很大的软实力来源, 可是你们没有把它变成文化产品。我很赞成, 并表示还应将其变成文化服务, 他也赞成。你们看看世界上统计的那些软实力排名中, 中国排在很后面。什么原因呢?今天世界的文化产品中, 中国提供了多少?很少。我们不仅落后于英国、美国,连日本、韩国都不如。我们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里面可以开发出很多文化产品, 这些文化产品能销出去,销到外地、外国,才能形成软实力,既能获得利益,又能传播文化。文化产品和文化服务需要创新, 不能照搬非物质文化遗产, 但保护时必须严格按照原汁原味, 延续传统, 不容许有任何改变。政府和社会就要保证必要的条件, 不能让传承人自谋出路, 自负盈亏, 两者应该严格区别开来。那么, 我们本地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将既可以得到保存, 又可以在未来的建设发展中发挥文化软实力的作用。


信息来源

本文是2016 年7 月21 日在重庆荣昌“填川移民文化学术研讨会”上的发言记录稿。本文转自葛剑雄著《悠悠我思》,2022年2月由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感谢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新民说提供相关资料!

(来源:历史地理研究资讯)、

“书斋里外”li | 出品


li目前有讲座资讯共享群、写作与投稿交流群、人文学书讯群、学术交流群请关注li获取进群方式。

有疑问?

文章没看明白?还有疑问?您还可以通过留言告诉我们,我们会在收到留言后第一时间联系您。

姓名:电话:

疑问:

 
版权声明

1、本站遵循行业规范,任何转载的稿件都会明确标注作者和来源;
2、文章部分图片及信息来源于网络,文字与部分图片之间无必然联系,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3、我方无意侵犯某方的知识产权,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