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历史上十次大移民及广德移民简史


   

      

一、移民及移民文化的概念

复旦大学教授葛剑雄先生在《中国移民史》中指出:“移民是人口迁移的结果,移民必定是迁移人口。但移民只是迁移人口中的一部分,或者说迁移人口中符合一定的条件的那一部分,并不是所有的迁移人口都是移民。”《中国大百科全书地理学》指出:“一定时期内人口在地区之间永久或半永久的居住地变动,人口的迁移形式是移民。”移民文化根植于移民社会中,是移民社会人们心态、观念和思想的体现;在结构上分成两大基本层次:一是移民心理,二是直接反映移民心理的各种社会意识形式。移民文化具有独特的移民精神以及开放性、兼容性、先导性等特征。


二、中国历史上十次大移民

(一)西晋永嘉之乱

西晋末年,发生了八王之乱,晋朝的实力大打折扣,北方的少数民族趁机南下,侵占了中原的腹地洛阳,这就是历史上的有名的五胡乱华。中原汉族中王室贵族和富户、大户相继南迁,晋室南迁,中原汉族南下江南、湖南、湖北,以致长江中下游地区出现了很多侨乡。

(二)唐朝安史之乱

安史之乱历时八年,中原涂炭,河南、河北、陕西的汉族居民南下江淮,西入四川。给唐王朝的社会经济造成严重破坏。更为严重的是,此后中原地区陷入了长达百年的藩镇割据的混乱状态,相对和平的南方再次成为中原居民逃避战火的首选之地。



(三)宋朝靖康之耻

天子蒙尘,金兵南下,高宗南渡,中原居民大规模南迁。很多明清小说、戏曲中都有记载。累计南下移民500万,是最大的一次中原汉民族南迁。今东南各省,甚至远至福建、广东都有大量北方移民,其中比较集中的地区是苏南浙江一带,更加密集的移民区则是从苏州至宁波一带,当然最高度集中是在杭州城里。

(四)明初大移民

宋朝到明初,华北平原经数百年战乱,涝蝗疫之灾超过任何一个朝代,人口大量亡徙。1350年蒙古高原和华北平原陷入一场空前的鼠疫。1381年,肥沃的河南、河北人口都仅有190万,而土地较少的山西人口却达856多万。

明王朝驱逐鞑虏,恢复中华,朱元璋决定从山西移民填充华北平原,从山西南部向河南、河北、山东、安徽、江苏等中原地区大规模移民。其中移民河南93万人,移民山东121万人,移民河北41万人。今天河南、河北、山东很多人都以山西洪洞大槐树为祖居地,人们代代口口相传,也见之于家谱、史册。明初洪洞大槐树移民主要源地是太原、平阳、泽、潞、沁、汾等府州的51个县(时山西共70余县),直接迁移到北方、中原地区、江淮一带共18个省市、498县市,转迁则遍及神州大地,山西各类形式的移民近百万人之多。


(五)明末清初大移民

明末清初,30年战乱,四川被祸最惨。张献忠入川,四川成了四战之地:明军滥杀,清军滥杀,地方豪强滥杀,乡村无赖滥杀邀功,张献忠更大开杀戒;加上南明与清军的战争、吴三桂反清后与清军的战争。四川人民遭到了一次次的战乱和屠戳。四川残余人口约为60万人,成都全城只剩下7万人,一些州县原有人口只剩下10%或20%。

清初的湖广填四川,湖广是个大地理概念,包括两湖、两广、江西、福建等南方省份。在一个世纪内,四川接纳移民达600多万人。

(六)明清粤闽沿海居民下南洋

真正意义上的下南洋是从明末清初开始的,到清朝末年达到高潮。到1905年,海外华侨总数已达700万人下南洋 。

直至近代几次革命低潮时期,都有逃避政治迫害的中国人移居东南亚。下南洋的流民,来自全国大部分省区,但福建、广东人占95%以上。

(七)晋商和陕北居民走西口

西口,狭义的西口指长城北的口外,包括山西杀虎口;陕西府谷口;河北独石口,即晋北人、陕北人以及河北人走西口的交汇点。西口是晋商、陕商出关与内蒙外蒙贸易的地方,走西口从明朝中期至民国初年四百余年的历史长河中,山西人、陕西人、河北人背井离乡,打通了中原腹地与蒙古草原的经济和文化通道,带动了北部地区的繁荣和发展。走西口的主力人群包括晋北人,陕北人,河北人。后西口泛指在长城以北的内外蒙古从事农业、商品交易的地方,包括陕西北部的神木口,河北北部的张家口以及归化城(今呼和浩特市)

明代的中期到清朝末年,高潮应该是在明末清初。走西口有两种情况:一种情况就是由于山西当时人口比较多,所以生活比较困难;另一部分人就是由于在内蒙一带,当时的边防需要,所以晋商就是在明代中期时候,内蒙边防的需要发展起来的。

(八)近代鲁冀豫居民闯关东

1860年, 咸丰十年,清政府开放东北的呼兰河平原(哈尔滨以北),第二年开放吉林西北草原,于是民屯大起,直隶、山东游民流徙关外者,趋之如鹜。大规模的东北移民垦殖由此展开,民间称之为“闯关东”。“闯关东”是中国近代向东北移民的略称,闯关(山海关)的以山东、河北、河南、山西、陕西人为多,而其中又以山东人为最。

1、闯关东:关,指山海关。具体指吉林、辽宁、黑龙江三省。因东三省位于山海关以东,故得名。旧中国,山东人口稠密,灾害频发;关东则地广人稀,沃野千里,史书说:“有自然之大利三,曰荒,曰矿,曰盐。”

2、走西口:“西口”指河北张家口以西的长城沿线关隘。因为中原地区人口众多,而且经常闹灾荒,所以,流民走过西口,过长城,就可到达蒙古草原和河套一带谋求生计。走西口流民来自华北各地,而以山西人为主流。

3、下南洋:南洋包括新加坡、印尼、菲律宾、马来西亚、泰国、越南、缅甸等地。指流民漂洋过海到东南亚谋生。下南洋的流民来自全国大部分省区,但福建、广东人占绝对多数。这三次大移民是民间的自发组织,不是官方有目的组织的,相反,一开始官方政府还是强烈反对的,如闯关东,就是因为东北是清政府的龙兴之地,不许汉人居住的,怕是破坏了龙脉。所以山东河北的农民们就想方设法一闯而过,闯关东,就是山海关以东。在当时这也是一件极其凶险的事。

闯关东、走西口、下南洋,堪称中国历史上3次规模宏大的人口大迁移,而其中尤以“闯关东”所历经的时间最长、人数最多。从清朝初年直至新中国成立之前的300余年间,先后有3000多万迫于生计的华北穷苦百姓离乡背井,相继踏上关东大地,央视热播的电视连续剧《闯关东》用艺术的形式再现了这段厚重而悲壮的传奇历史。

所谓关东,是指山海关以东辽宁、吉林、黑龙江三省地域,即今天的东北地区。自明代开始,东北一带又称关东,只不过此时关东的地域概念,主要是指由明廷管辖的辽东地区,直到清代,才将东三省的范畴全部涵盖在内。

(九)抗战时期河南人西北大移民

一是1937年“七七”事变。日本开始大规模侵华,群众往西安等大后方逃亡。

二是国民政府“以水代兵”。1938年,扒开黄河花园口,水淹豫、皖、苏3省44县市,受灾人口1250 万,死亡89万余人。

三是中原大饥荒。1942年,河南省发生了近百年来罕见的特大灾荒,饿殍载道。关中平原风调雨顺大丰收,中原灾民大规模西迁。

(十)清康熙乾隆年间向台湾移民

1710年,康熙四十九年,向台湾移民汉族移民开始迁入台中地区垦殖。顺治十八年(1661),郑成功在大陆抗清失利后,率部数万进军台湾。荷兰军投降,台湾收复。郑氏政权鼓励民众垦田,并大量招徕流民进行垦殖。

至乾隆二十八年(1763),朝廷准许在台有业良民可回原籍接眷过台,解除了对闽、粤良民渡台之禁。乾隆四十一年(1776),从福建泉州、漳州和广东潮州、嘉颖州和惠州等地迁入台湾的移民大约90万。咸丰初年,针对日本帝国主义的扩张野心,清政府加快了向台湾移民的步伐。到光绪十三年(1887)建省时,人口达到320万。1945年抗日战争结束,至1949年国民党政府迁往台湾,大陆约有200余万人迁台。

移民原因是多方面的:

1、政府组织移民的主要原因有政治、经济、军事、文化、天灾、人祸等。

2、原因多为逃灾避难、经商随迁、为官落户、投亲靠友等。

人口迁移促进了社会进步,使中华民族日益壮大。我们能拥有960万平方公里领土和辽阔的领海,拥有56个民族和14亿人口,在海外拥有数千万后裔,全国各地能得到开发和发展,中国传统文化延伸数千年,在世界上产生巨大的影响,无不与移民的贡献有关。


三、广德移民

(一)太平天国战争前的广德移民

纵观中国古代社会的发展史,中华民族一直是在不断流动的迁徙中发展壮大的。古代的移民浪潮,除了开拓疆土、垦殖屯兵,主要原因是战乱。每当朝代更替、或者大规模的战争等,总会引发大规模的移民迁徙。两晋时期的永嘉之乱,唐朝时期的安史之乱,北宋末的靖康之变,无一例外都带来大规模的人口迁徙。

广德古代属吴越之地,锁三吴,襟两浙。广德地名最早见之于史籍是在春秋时期,鲁哀公十五年(前479年),“春,成叛于齐,武伯伐成,不克,遂城输。夏,楚子西,子期,伐吴,及桐汭,陈侯使公孙贞子吊焉”。桐河和汭河在广德境内,是为广德代称。秦朝时为鄣郡地,东汉建安初,孙吴分故障县地,始置广德县。以后,随着政权更迭,建置置废频繁,名称较多,具体地域变化无法考证。“及至宋初,广德地域基本为现在广德、郎溪两县范围。端拱元年(988)分置建平县(今郎溪)后,广德县地域没有大的变化,即如现状”


广德移民最早可以追溯到秦始皇时期,汉袁康《越绝书》载:“乌程、余杭、黝、歙、芜湖、石城以南,皆故大越徙民也,秦始皇刻石徙之”,“徙大越民置余杭、伊攻、故鄣”。这一历史时期,广德便在该区域内。此后至清朝大规模移民前,我们只能从一些家谱中零星见到有关广德移民的点滴记录。东汉末群雄纷起,西晋“永嘉之乱”和北宋“靖康之难”,北方难民相继南迁,有移民成批来广德定居。据《濮阳氏旧谱序》记载,广德大姓濮阳氏唐末时期由于兵乱自淮阳南渡,在广德安家,以后在县城以西繁衍,“烟火相望皆其裔也”。据调研得知,四合乡耿村的耿氏家族是由元代末年从河北保定市高阳县迁徙来的。这说明历史上广德移民一直没有间断过。但是,于史有据的大规模移民是在太平天国战争期间及战争之后。在抗战期间、知识青年上山下乡等时期,广德也有少量移民。

参考文献:

①《左传·哀公十五年》。

②《广德县志》广德县地方志编纂委员会 方志出版社 第45页。


                       (未完待续)



有疑问?

文章没看明白?还有疑问?您还可以通过留言告诉我们,我们会在收到留言后第一时间联系您。

姓名:电话:

疑问:

 
版权声明

1、本站遵循行业规范,任何转载的稿件都会明确标注作者和来源;
2、文章部分图片及信息来源于网络,文字与部分图片之间无必然联系,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3、我方无意侵犯某方的知识产权,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