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歌:也谈北美“新移民华文文学”定位和特征

(图片:出版的部分华文作家书物。)


也谈北美“新移民华文文学”定位和特征             

 

北美“新移民华文文学”,是海外华文文学最重要的区域代表,由于它发生的时间,地域及历史阶段不同,具有其不同的特点。

如何理解北美“新移民华文文学”的定位,回答这一问题,首先要弄明白什么是“北美新移民”。

一般的专著认为“北美新移民”是指中国实行改革开放政策以后移居海外的群体,最早出现在上世纪70年代末期。以广府籍人数最多,资格最老,他们主要居住在美国和加拿大的大城市,如纽约,旧金山,休斯敦,多伦多和温哥华。19781226日,一批仅50人国家公派公费留学生到美国,钱宁在《留学美国》一书中,把他们划为最早的大陆出国留学生。北美“新移民华文文学”被多数公认的解释“特指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以来,出于各种目的(留学,打工,经商,投资等)从中国移居国外的人士,用华文作为表达工具创作的反映其移居国外期间的生活境遇,精神状态等诸方面状况的文学作品”。这些论述的观点,界定了北美“新移民华文文学”开始,同时,也符合新移民北美生活开始的节点,新移民的北美留学潮正好代表了当时的主流,所以也视为“北美新移民华文文学”的起始阶段。



北美“新移民华文文学”概念的界定,对于研究北美新移民文学带来了积极的意义:

一是显示了中国改革开放后,出国潮带来的“新”海外文学的出现,与以往移民不同的是,他们的身份特征发生了巨大的变化,高层次教育,知识性,宽广性和视野都不同于以往华文文学的风格。

二是北美“新移民华文文学”还带来不同寻常的新生活的写作,作为留学生为主体的移民流入,加之更多新移民群体的出现,文学创作的思路与理念也发生了变化。“文化身份认同”与“新北美人”写作,展示了移民本土文学的扩展和海外文学的新层次变化。

“新移民华文文学”概念,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存在着不合理的理论依据和实践意义,与中国当时社会发展的气氛有直接关系,一定数量人数出国,刚刚开始的留学热,自然出现海外生活的介绍热潮与流行,1993年前,潘凯雄提出了“新移民文学”的概念,正是迎合了当时北美留学潮兴起,“文化快餐”,“时代节点”的需要,一些学者为此产生质疑和批评这种“权宜的创建”,带有“地域性”特征,只表达了1970年代以后的移民文学现象,特别是北美新移民华文文学“的现象,看来是有道理。1970年代以后,确实出现了一些具备特色,也代表当时新移民生活的文学作品,最具代表的长篇小说《北京人在纽约》,在当时几乎成了“新移民文学”的典范标志。

事实上,在其之前移民华文文学已经实际存在,他们的作品在北美乃至世界,都有一定的影响,当然属于移民文学的部分,从文学创作的氛围上来讲,不同于“新移民华文文学”的内容,更多地以东方主义的模式形象,以各种不同形式表现出来,因为深受西方文化制约,甚至用白人的立场,寻求与之同化。这些作品,显示“旧时代”移民华文文学的局限性,但是这些作为早期移民文学代表作品,也占有一定的地位。

值得一提的是,北美“新移民华文文学”随着国家的改革开放,移民的不断扩大和发展,被质疑的“权益的创建”和“时代节点”,却走出了一条“新移民华文文学”的漫长路子,标志着它的存在和发展和一个全新阶段的开始。


 

20世纪70年代开始到现在,北美“新移民华文文学”引领了整个发展的全部过程,形成了它独特的文学特征,这些写作可以简单归纳为五点:

 

一是出自移民之手;

二是有着不同的文化和历史背景;

三是写作内容直接涉及到移民生活本身,包括祖地生活的经验;

四是文学可能偏离主体文化的精神,交织与融合,直接延续输出国的文化价值观和内涵;

五是站在两级文化中从事“猜想”式写作和跨越,走向本土化的写作尝试。

所以,移民华文文学也有人称为北美文学的边缘部分。

 

这些特征,是因为移民的流动性是一个延续不断的行为,以不同时期的背景和认知状态不同而有别,他们的文学表现着重叠起伏,稚熟交错的特点。新移民生活的开始,总是带着本民族的文化历史,社会意识和民俗习惯,可以说,所有的移民在他们跨入新土地的相当一段时间里,并没有或并没有意识到自己新生活的挑战已经进入“意识观”的变化过程,有相当多的人(绝大多数的人)并没有做好准备。客观地说,时间也是思想发生变化的实际过程,新移民的写作者们,也存在着阶段性写作的特征。所以,北美“新移民华文文学”在文学的内容上,存在着较大差异。


 

那么“新移民华文文学”经历了几十年的文学之路,作家和他们的文学作品,呈现了怎样不同的层次,类别和特征,这里大致可以分为三类:

 

第一类作品,虽然出自新移民之手,也被称之为“新移民华文文学”,但是整个写作仍表达着输出国人的心态,情绪和思考方式,表现为一种直接的“感官”“好奇”和“现象”化的写作,和国内写作人没什么太大差别。不同的是,这些作品有着更明显的新生活的内容,认识观明显地表现出片面和粗浅。最有代表性的就是一些观感印象,游记实录,随笔和相思文学,表达了一种表面的,采集式的和具有第三者“观望”的思考;离开故土后的不习惯和思乡情绪的作品也占据重要分量。这些写作,实际上沉醉于“新”体验的直观感受,所见所闻成了写作的主要依据。

第二类作品,在文学的书写中基本体现着一种“异地”写作的特征。或者是一段深厚的记忆故事,是国内或原居住地有关,但新生活的体验,让认知视角发生了变化,有了更奇妙的理解,移民作家关于中国记忆和叙述,其文化与审美价值自然要高于他们对西方想象性文字;或者是写本土居住地生活的感受,夹杂着自身文化认同的倾向,表达着一种“观者”或“似乎主人”的思考。他们的写作更多具备移民的思想情绪,常常把自己放在第三者的位置,在“文化身份认同”的主观意识中徘徊。

第三类作品,已经从个人写作本质上有了“公民意识”,在“文化身份认同”方面跨出了一步。他们在长期的海外生活中,逐步脱离了故乡生活的怀旧与归念,把更多的新生活体验作为自己的文学思考。在理念上,移民不再是简单的外来人,是公民不同文化特质的部分,他们的写作正在或已经直接参与到主体社会中,把移民和本地人“捏成”一个社会群体,关注他们的贴身身经历,尽管可能有表面的,个别的或不完整的,但是他们的“文化身份认同”已经发生变化,并以“世界人”,“北美人”和公民自居,尝试用多元文化的思考方式,抛弃了以展示人与人之间的博弈和“思想”的争斗过程的写作习惯,开阔视野,扩大想象力,以人性博爱的精神表达世界和人们共同的命运的主题。



通过三类作品特征的表述,我们可以对北美新移民华文作家从文化身份特征上做一个分类:

第一,“印象”和记忆性写作群(以第三身份写作;写中国故事为主);

第二,移民生活特征写作群(以写移民海外生活与个人感受为特征);

第三,移民本土化写作群(以本土社会人意识多方位写作)。

虽然,上述表达了北美“新移民华文文学”的一般规律和特征,是二十世纪七十年代开始至今,符合北美华文写作的基本“定义”,但事实上,随着新移民的不断产生,移民身份结构的不断变化,也因为随着时间的不断推移,当今的华文文学的内涵已经变得更多样化和更世界化,北美“新移民华文文学”需要更广泛的视野和新理念。

 

我认为,从北美“新移民华文文学”的历史分期来说,它还跨在一个含混的,不够清晰的阶段,多元写作和多类型作家并存,还没有形成明显的文学格局,作家也在多元的写作中徘徊,寻找着自身的文化身份走向。


(本文原发香港《文综》文学杂志,2021年秋季版)

(图片:和华人作家、学者和文友们在一起;温哥华中文电视台访谈。)




有疑问?

文章没看明白?还有疑问?您还可以通过留言告诉我们,我们会在收到留言后第一时间联系您。

姓名:电话:

疑问:

 
版权声明

1、本站遵循行业规范,任何转载的稿件都会明确标注作者和来源;
2、文章部分图片及信息来源于网络,文字与部分图片之间无必然联系,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3、我方无意侵犯某方的知识产权,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