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印迹】李氏宗祠:一个移民家族的家国情怀

田野中间的李氏宗祠

位于常宁市水口山镇独石村的李氏宗祠是湖南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三年前的一次机缘巧合,我与市文史、文物部门的负责同志和有关专家曾专程前往探访。时值冬初一个水瘦山寒的午后,一行人沿着弯弯曲曲的乡间小径,穿过秋收后平坦开阔的田野,经过一个有着亭亭如盖大樟树的安静村落,远远就望见了这处矗立于舂陵江畔田野中间的古建筑。当时的第一感觉,就是庆幸——庆幸这样规模的古建筑竟然还保存得如此完好,时间仿佛在这里停滞,一切都仿若最初的模样……

宗 祠

坐北向南、青砖黑瓦、硬山屋顶的李氏宗祠,共三进六厢,中有天井相连,两侧皆山墙。正面有排柱式前檐廊,并列开有一大二小三条木门,中大门上有“李氏宗祠”牌匾,左右小门上有雕饰、彩画。整体虽为砖木结构,但却广泛运用了各式石材,青石阶基、红砂岩门框、支撑屋顶的石柱,成为整个建筑中最经得起岁月厮磨的部分,支撑屋顶的18根方形石柱是与本市境内其他古宅多用木柱的最明显区别。整个建筑重檐叠粹,雕梁画栋,牌匾栉次,气势壮观。藻井、画屏、门洞、窗花等等,都有极高的工艺水准和文化底蕴,可以让人充分领略一百多年前常宁人的民居风格。

宗祠曾为学校,仍存相关标语


宗祠内部的精美做工

阳光透过窗棂

     据李氏族谱中太学生(清时太学指中央一级的学校国子监,太学生即监生,为秀才中的优秀分子选拔而来)李孝文于清光绪二十六年(1900年)撰写的《祠堂记》载,“余族原有老祠建于古塔寺侧,规模狭窄,同治年卜地于刘师公塘侧复建新祠。原祠之建也系‘冕、升、星、昊、鼎、江、渊’七房派谷积累多年,祠费万金,功成两载。”文中提及的“祠费万金,功成两载”,指的是“原祠之建”,即原来建于古塔寺侧的老祠(今李氏宗祠距古塔寺有数百米之遥,寺已无古塔),而现祠到底建于哪年却只含糊表述为“同治年”。族谱中另一篇《昊房太学生中和先生传》(廖鱼梦撰于光绪二十六年)中亦有宗祠的有关记载,“纠合房众重建祖堂于庚辰(光绪6年(1880年)为庚辰年)之冬”,由此推断,李氏宗祠应当是光绪6年建成,至今已有136年。但2008年重修李氏宗祠之时,李氏后人、退休教师李泽干表示,在祠堂房梁上看到有祠堂建于同治七年的铭文标记。若以此推算,同治七年(1868年)至今则已有148年。

宗祠内部的精美木雕

市文物部门介绍,李氏宗祠亦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在上世纪初大革命时期,水口山矿的工会曾派出工人骨干在李氏宗祠组织成立了第十三区农民协会,建农民夜校,教育和发起农民开展秘密革命活动和农民运动,以配合水口山工运。“马日事变”之后农民运动被镇压,一些农会会员就跟着水口山工人武装上了井冈山,这支工农武装,就是今天中央警卫团的前身。

当然,李氏宗祠拥有的并不仅仅是这一红色基因,其背后还有着异常厚重的人文历史和种种传奇……

宗 族

对于独石李氏宗族的起源,太学生李孝文在族谱的《李氏七修源流原序》中有明确记录,李氏先祖“文三公,我独石鼻祖也。自明洪武初由江西吉安泰和至衡湘,访茭源、择宜阳,卜居独石。”由此可见,独石李氏始祖文三公自明洪武初年由江西吉安泰和县迁来此处,历经明、清两朝,至今已达600余年。

族谱《祠堂记》

而独石李氏的始祖之所以由江西迁来常宁,则源于明初“洪武大移民”。明朝初年,由于刚刚经历了元末农民起义、农民战争连续20多年的持续破坏,全国各地人口剧减,田地荒芜,《明太祖实录》卷九十六载,“洪武十年,以河南、四川等布政司所属州县,户粮多不及数,凡州改县者十二,县并者六十。”而州改县的标准,竟然是民户不满三千户,即使按每户十人计算也不过三万人。回看常宁的建制沿革,常宁于元朝至元十九年(1282年)升为州,到明朝洪武三年(1370年)即降为县,说明的正是元末明初战乱导致人口大幅减少的历史背景。

为了促进农业生产,朱元璋按照“四家之口留一、六家之口留二、八家之口留三”的比例启动了政府强制性的大规模移民,将人多田少地方的人民迁往人少田多的地方,全国累计移民数百万计,很多家庭从此成员天各一方,独石李氏即是这个历史大背景下由赣入湘。历史学家吴晗在《朱元璋传》中认为,由于当时出台了免除移民三年赋税的优惠政策来鼓励移民垦荒,加上军屯、民屯、兵屯、商屯等多形式的推动,全国田亩面积迅速由洪武元年的770余顷发展至洪武十三年的5****顷(见吴晗《朱元璋传》第六章第一节“农业生产的恢复和发展”),十三年间增长70倍以上。促进当地开发,恢复民生经济,不正是如李氏先祖一样的众多移民的历史功绩吗?

“年深外境犹吾境,日久他乡即故乡。”如今,经历数百年的生生不息,独石李氏已由移民演变成为本土望族之一。

先 贤

纵观独石李氏的发展史,发现其有着与国同命运和忠孝传家的优良传统,其族谱中的家族家训、家规也印证着这一切。其家训共八则,分别为“孝父母、忠国家、和兄弟、慎交游、睦邻族、勤职业、崇节俭、除迷信”,忠孝居首。其家规则比较亢长,第一句就是“齐家之道,贵乎修身”,强调修身齐家。为了增进移民家族的内部凝聚力,认为“宗族虽有亲疏,然自祖宗一脉,思之均是子孙,何分亲疏。”这无疑是作为移民家族的独石李氏图存图强的精神源泉。


李氏族谱中的历史名人

 根据族谱统计,可见独石李氏既崇文,也尚武。其人文鼎盛发端于清咸同时期,且与近代史上绕不开的湘军有着莫大关联。清咸同时期,独石李氏有二品总兵衔(相当于今天的省军区司令)1人,巴图鲁名号花解参将1人,赏戴花翎、四品都司1人,赏戴蓝翎把总1人,文童将军(即武秀才)1人,太学生6人。而其中的赏戴花翎、四品都司李孝隆,至今仍在李氏族人中口口相传,2015年还被《潇湘晨报》的家训族诫专访作了报道。由于前来采访的记者听不懂独石当地方言,误把李孝隆听成了李显龙(非今日新加坡总理)。当地退休教师李泽干老人是被采访者,事后看到报纸,认为报道不客观、与事实不符,而今讹传已经传播开来,让老人既感不快,又觉无奈。

令人遗憾的是,李孝隆在族谱中并无传记,只有简单的生卒记录,“孝隆,花解参将军,倬勇巴鲁。字丰山,号瑞庭,行一。清道光十八年戊戌四月十三日丑时生,光绪七年辛巳八月二十五日亥时没。葬失考。”

在《清实录·同治朝实录》中,我后来终于找到了李孝隆的有关记载:“以甘肃西宁府城解围。赏道员刘锦棠白玉翎管一支。……都司张俊、杨锦棠、张得昇、刘长其、李孝隆、彭秀文、巴图鲁名号。”

也就是说,李孝隆当时还是中层将领(都司),为湘军宿将刘锦棠(时为道员,后任新疆巡抚)的部下,跟随刘锦棠平定西北回乱,因西宁府城解围一战而被朝廷授予“巴图鲁”(即满语“勇士”)称号。

同治年间的西北回乱,最初源于陕甘两省回汉民族矛盾诱发的相互仇杀,最终导致了上千万民众的死亡。其中的一支回族义军还企图建立伊斯兰教的独立国家,其首领就是曾被认定为反清志士的白彦虎。为镇压这支叛军,清廷调用了军纪最佳、战力最强的老湘营,在左宗棠、刘锦棠率领下前往平叛,并一并平定了阿古柏叛乱最终收复新疆。而所谓的“革命者”白彦虎,则最终逃往沙皇俄国,彻底背叛了自己的国家和民族。

独石李氏的李孝隆,可见就是当时那支平定西北回乱、收复新疆维护祖国统一的老湘军的一员热血儿男!他的功绩被当时的朝廷铭记和表彰,恰恰正是李氏宗族忠孝传家的一个缩影。其与众多李氏先贤一道,已经成为启发与激励后人精忠报国、不断进取的杰出代表。



有疑问?

文章没看明白?还有疑问?您还可以通过留言告诉我们,我们会在收到留言后第一时间联系您。

姓名:电话:

疑问:

 
版权声明

1、本站遵循行业规范,任何转载的稿件都会明确标注作者和来源;
2、文章部分图片及信息来源于网络,文字与部分图片之间无必然联系,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3、我方无意侵犯某方的知识产权,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