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实行海禁,咋还有那么多人移民东南亚?答案让人惊喜但不意外

1、明代以前的东南亚移民

中国人移民东南亚相信已有一段颇长久的历史,但是唐代及以前的史料所记录下来的都是贸易者、使节或僧侣等,他们完成任务后大都回到中国。中国人定居东南亚,似是从宋代开始有较明确的记录。由于海船出洋贸易者多,因此“住蕃”或“住冬”的现象出现,但人数显然不多。

南宋末年因政局不稳定而移民的人确实不少,据说当时有宋人“以海船三十艘,装载财物及妻子”投奔安南。到了元代,对海贸政策基本上采取开放态度,人民出海贸易及移居的亦多有。我们可从周达观《真腊风土记》一书的记录中体会出来。他说:“唐人之为水手者,利其国中不着衣裳,且米粮易求,妇女易得,屋室易办,器用易足,买卖易为,往往皆逃逸于彼。”又说:“国人交易,皆妇人能之,所以唐人到彼,必先纳一妇人者,兼亦利其能买卖故也。”由此可见,唐人移居东南亚的日渐增多,到了明代便有较具体的记录。

在史料中最早记录华人聚落形态的是《瀛涯胜览》一书,作者马欢在描述爪哇地区的华人聚落说:

杜板此处约千余家,以二头目为主,其间多有中国广东及漳州人流居此地。又如新村又名革儿昔,村主广东人也。约千余家,各处番人多到此处买卖。又如苏儿把牙,亦有村主,管番人千余家,其间亦有中国人。

值得留意的是,定居在爪哇的华人,多有从回回教,受戒持斋者。当时,爪哇人大都信仰印度教,这些华人并不是新移民,他们可能是元代的海商。因明初海禁而滞留国外,又或者是宋元以来在南海定居做代理商的华人。其实,在旧港(三佛齐)亦如爪哇地区,成为华人的重要聚落,国人多是广东、漳、泉州人,逃居此地。”

他们的领袖是广东籍的陈祖义,据《瀛涯胜览》所载,他是在洪武年间(或作洪武二年)“全家逃亡于此,充为头目,甚是豪横。”

2、郑和下西洋对移民的影响

这里所说的逃亡,显然与明朝洪武年间施行海禁政策有关,也就是说有一批为数不少从事海贸活动的华人,因政府的新政策而滞留不归,成为新移民。值得留意的是在旧港及爪哇的华人大都是信仰伊斯兰教的阿裔华人,如郑和生擒陈祖义后便扶立施进卿为旧港大头目,而施进卿的继承者施二姐竟是印尼伊斯兰教圣人拉登巴古的养母。施二姐年老后又回到爪哇从事宗教活动,可见明初印尼地区的华人与回教的关系。他们并非因郑和下西洋的关系而信仰伊斯兰教。

郑和下西洋(1405-1433)期间或之后八十年,并没有带动新一波的移民潮。不必怀疑郑和之后陆续有中国人非法移民出境,但绝不会是大规模的,明代探取的海禁政策并未因郑和下西洋而改变,而当时的诱因并不十分强烈,成化、弘治年间(1465-1504)广东的海口贸易兴起,私出南海贸易的人在官僚的包庇下渐多,一般去而复还,移居的不多。因此,明中叶以前,中国人移民的速度仍然是缓慢的。

暹罗一地可能较为特殊,由于明代中暹关系良好,据学者统计在明朝的276年中,暹罗来朝贡112,而中国使者往访19次之多。值得留意的是一些华人充当了暹罗国官吏或朝贡使者如谢文彬、陈举成、文智利、陈子仁等,都反映华人在阿瑜陀耶的特殊地位。

张燮称赞暹罗“国人礼华人甚挚,倍于他夷,真慕义之国也。"所以华人聚落很早便出现在暹罗国都阿瑜陀耶,华人称作大城或称“有奶街,为华人流寓者之居。”到了晚明时期,阿瑜陀耶日渐成为重要的东西方贸易中心;马来人、日本人、华人、葡萄牙人、荷兰人等都前来大城贸易。

暹罗皇家的海外贸易,都委托大华商承包,城市手工业者亦多是华人,因此大城已成为华人重要的聚落,不过,当时华人的人口数究竟多少仍是谜团一个:有学者估计在十七世纪末的十年中,在暹罗的华侨不会在三千以上。

值得提及的是《东西洋考》纪载大泥/北大年一地“华人流寓甚多, 趾相踵也。”又说:”吉兰丹即渤(大)泥之马头也……嘉靖末海寇余众,遁归于北(此),生聚二千人。”

这位海寇就是林道乾,据说曾入赘于女王,并铸造三尊大炮,因制作第三尊大炮时失误爆炸而死。

3、西欧人东来贸易对移民的影响

大泥是华人重要的聚落,可见华人在大泥是受到重视的。荷兰人就是通过大泥的华人来澎湖寻找贸易机会,不过,沿海人民大规模的移民是在明代中叶之时。

这又跟欧人东来有密不可分的关联。到了正德六年(1511),当葡萄牙人占领满刺加/马六甲后,东亚的贸易生态开始改变,特别是葡萄牙人将贸易范围扩张到中国沿海及日本,东亚的海域秩序也掀起了根本的变化。

由于葡萄牙人带来白银,而日本贸易亦以白银来交易,因此中国沿海人民趋之若鹜,非法贸易达到空前高潮,也带动了新一波的海外移民潮。正德、嘉靖年间(1506-1566)因为走私贸易兴起,华人在海外寻找新贸易基地亦是顺理成章的事。

到了嘉靖三十二年(1553),葡萄牙人开始定居澳门,当时广东人民获准沿海贸易,隆庆元年(1567)年,福建月港亦开放人民扬帆出海。由于贸易的需要及商埠的建构与发展,华人移居海外的越来越多,以华人主体的埠头在东亚海域出现。

明代中、晚期,在东亚海域新发起来的华人聚落,数量实在不少,其中较大型的华人侨居地包括长崎、万丹、巴达维亚和马尼拉等商埠,在日本的平户和长崎,由于浙、闽走私贸易兴起而形成新的华人聚落。《筹海图编》会提到“闽、广、徽、浙无赖亡命,潜匿倭国者不下数千,居民里巷,街名大唐。”

4、四个著名商埠

最初的中国私商多在九州的博多贸易,其后一路扩大贸易圈。到了嘉靖中叶,倭寇乱起,私商与日本的关系更为密切,如当时的倭寇头领王直便以平户作为贸易港口。到了隆庆五年(1571)日本长崎建港,逐渐取代博多及平户,成为华人聚居的贸易港口。万历三十一年(1603)德川家康取得政权后,为了加强对中国贸易,颁发“朱印状”给明朝走私商人,许商舶到日本贸易。因为日本以银易货,对中国私商极有吸引力,虽然明朝仍禁止中国海商赴日本贸易,但来日贸易者众。

万历三十六年(1608),长崎有华商二三千人,且在当地娶妻生子;日本政府早在万历三十二年(1604)便委任华人“唐通事”专责管理华商贸易及住宅之唐人。晚明一位中国学者说:“合诸岛计之,约有二三万人。”可见,在长崎的华人聚落已形成一定的规模。

位于爪哇西部的万丹, 十六世纪初开始繁荣起来。自葡萄牙人占领满刺加后,“见华人不肯驻,辄迎击于海门”,华商中断前往满剌加贸易,部份华商转往北大年,部份转来万丹。因此从前香料贸易在满剌加集中出口的航路改变了。而新的香料运输航线有两条:一是从香料群岛经苏禄至浡泥,再经北大年转至亚齐出口:一是从香料群岛经万丹至北大年,转亚齐出口印度等地。

而万丹便成为南部新香料运输航道的受惠者,也成为华商的新聚落。万丹即《东西洋考》所称的下港,在巴达维亚仍未建港(1619)以前,万丹可说是爪哇最繁忙的国际贸易港,而华人确实扮演一重要的角色。

万丹的没落与荷兰人建构巴达维亚城有关,华人也随着贸易形势转变,移居至巴达维亚。由于万丹已无法维持贸易,一些中国人开始移居巴达维亚,譬如得到荷兰人优惠贷款的著名万丹华商苏鸣岗、林六哥等,他们的移居必引发爪哇区域华人再移民的效应,苏鸣岗在1619年被荷兰人委任华人社区的第一任甲必丹、而林六哥在1636继苏鸣岗鸳第二任甲必丹。

由此可见,巴达维亚开埠华人便参与其贸易活动,苏鸣岗更扮演一重要角色;他带领一批中国人移居巴达维亚后,万丹国王便进行锁国政策,禁止中国人离开。1620年彼得逊·昆透露:“万丹每日有许多中国人逃亡到我们这里来。

人们推测尚有二千名在万丹,他们也将会迅速到我们这里。“由于巴达维亚已取代万丹的贸易地位,华人移居日多,据资料显示1625年中国船带来的移民共有1,580人;1626年1,450人;1627年1,250人。

换言之,三年移入共4,280人。值得注意的是1644年即明朝亡国那一年,中国船带来的华人有4,000人。

万历二年(1574)当西班牙人占领马尼拉时,月港海商允许出海贸易已有七年之久,由于西班牙人从墨西哥带来大量白银购买中国丝货及其他物品,马尼拉很快便成华人的贸易新聚落。西班牙殖民政府为了有效管理华人,在市内建了一个市场名叫八连,使中国人集中这里买卖。

西班牙殖民者在马尼拉对华人进行过二次大屠杀:即万历三十一年(1603)死亡人数约有二万五千多人;及崇祯十二年(1639)约有二万人,而每次杀戮一二年后,华人又重回八连贸易。而马尼拉的繁荣一直持续着,由此见证马尼拉与华人的依存关系,并不是一刀就可切断。

现在我们大概可以估计一下,晚明时期侨居海外的华人人数或有十万人左右;广东人大多移居中南半岛,而福建人(闽南人)大多移居马来群岛。这都是明代中叶以后国际贸易发展的结果,随着时间的推移,华人因各种因素而移民海外的日多,影响着东南亚传统社会的结构和民族关系的发展。


阅读原文

有疑问?

文章没看明白?还有疑问?您还可以通过留言告诉我们,我们会在收到留言后第一时间联系您。

姓名:电话:

疑问:

 
版权声明

1、本站遵循行业规范,任何转载的稿件都会明确标注作者和来源;
2、文章部分图片及信息来源于网络,文字与部分图片之间无必然联系,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3、我方无意侵犯某方的知识产权,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