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民研究:森纪子《清代四川的移民活动》

引言:神户大学文学部教授森纪子先生,是日本中国近代思想史研究大家岛田虔次先生的弟子,在近代中国思想、基础社会研究等领域颇有成绩。她也是日本学界较早对湖广填四川运动进行专门研究的专家之一,撰写了《清代四川的移民活动》、《清代四川移民的经济活动》等文章。虽然这些文章已经写就达二十多年,但其中对移民问题的思考存有一定的价值,故根据森纪子先生的打印稿进行整理,对其中不符合汉语习惯的句子或词语进行了润色,其中不当之处,还请方家和读者予以批评和指正。(陈伟平)


清代四川移民活动

森纪子(神户大学)

论文要旨

  所谓的“湖广填蜀”表明了,清代四川移民活动是一个惹人注意的现象。清朝初年,对地广人稀的四川,清廷采取了奖励开垦措施,这对促进移民活动也产生了効果。但是,移民活动的发展, 超过了清廷预计,特别是到乾隆时代尤为突出。一般的说,明代以来,移民出身湖北麻城的最 多,这时仍然以湖广出身的为多,但是在川西、川南一帯出身广东的与其相差不远,实际上 “五省杂居”的情况出现了。

  这时期的移民之中,帯着本钱计划致富的人相当多,决不只是流民,因为当时传说,在四川大米便宜、容易发财。移民先搞农业,积极栽培经济作物,其中有的是在四川还没普及的, 这也是跟土著民有所区别的特点。当然,移民的经济活动方式是农商兼行的。他们到老家贩卖或寄钱去,跟原籍联系很密切,所以移民社会里,盛行建立同乡会馆。在土产、山货丰富的四川,可以栽培各种各様的经济作物。例如,从明代既有的红花栽培,移民也仍然进行;或棚民参加大规模的药材园生产;广东来的移民开始栽培甘蔗等等。他们还投资于开发盐井、煤矿,也有成就。盐业、煤业的盛行,又同时吸収了大量流民。

 总的来说,清代四川移民的重要特点之一是商业性很强。


引言

1947年,一位日本妇女和中国人结婚,后定居四川省达县。她在回忆录中,对当时的印象,作了以下描述:四川省于一、二百年前,由外省迁来了大批新的移民。那里的墓碑上,一一刻着已故移民的祖藉,十分引人著目。我家祖先的墓碑上,也同样刻着清代由楚入蜀这即是所谓“湖广填蜀的实例。

早在元末明初,已有移民入川。而有关清代的移民,因仍能看到残留至今当时移民的足迹,从而引起了人们更浓厚的兴趣。在日本,也会论及当时的移民活动,然研究多以嘉庆时期白莲教徒出身地的问题为主,因而在地域方面,也以此为对象,仅限于川北、川东了。本稿拟以及四川省全域的移民活动为背景,通过对具体事例的分析,考察当时移民活动的历史特性。


1、开垦政策

由川北入川的清军,于康熙元年(1662)统领全川。继而平定吴三桂叛乱,至康熙二十年,四川兵火未绝,遂使千里沃野荒无人烟。当时,为使锐减户籍尽快恢复,“流寓川民回籍及“招民开垦”之事,成为清廷当务之急。

清廷即在平定川北后的顺治十一年(1654 ),很快实行了政府配给兵民牛种的屯田政策。为使开垦政策早见功效,清廷特给招民得力的官员晋升一级,此外还打破了清初垦荒三年起科的惯例,采取了五年或六年免税的种种奖励政策。而且,康熙十年入蜀垦荒者的入籍也在康熙二十九年其子弟入籍考试中,得到确议。

清廷的垦荒计划,不久即见成效。康熙五十二年,已有“今四川之荒田已尽开垦”之说。然而,移民的浪潮,仍在继续向前推进。至乾隆年间,出现了一次高峰,其活动也远远超出了清廷的开垦政策,向更进一步的广度和深度发展。


2移民的性格

    移民的原籍,多是湖广、江西、广东、福建、陕西等省。但是,正如湖广填蜀那样,移民中邻近四川的湖广人占巨大多数。各地方志也如实地记载了这一情况。别一方面,随着入川移民的増加,他们与当地人必然会产生矛盾,引起纠纷。康熙中期,蜀人李先复曾指出过入蜀湖广人之害:

“臣系蜀人,伏念巴蜀界连秦楚,地既辽阔,两省失业之民,就近入籍垦田,填实地方,渐増赋税,国计民生,岂不两有收赖,乃近有楚省宝庆、武冈、沔阳等处人民,或以罪逃,或以欠粮惧比,托名开荒携家入蜀者,不下数十万。其间果以开垦为业,固不乏人,而奸徒匪类,扰害地方,则有占人已熟田者,掘人祖宗坟墓者,纠夥为窃为盗, 肆虐行劫者,结党凶殴,倚强健讼,乂有私立会馆,凡一家有事,群凶横行,此告彼诬, 挟制官府者……”

    因湖广入川者人数众多,所以其与本地人之间的纠纷,也令人著目。从康熙帝的上谕中,也能看出这个问题:

“湖广、陕西人多地少,故百姓皆往四川开垦,闻陕西入川之人各自耕种安分营生, 湖广入川之人毎每与四川人争讼,所以四川人深怨……”

    上述的土客对立,应考虑到之所以产生对立的种种原因。但为了理解对立中的基本矛盾,则应首先考察逬个时期移民的性格。

从康熙五十一年的上谕中,可以看到如下记载:

“湖广民往四川垦地者甚多。伊去时,将原籍房产地亩,悉行变卖,往四川垦地。至满五年起征之时,复回湖广,将原卖房产地亩争告者甚多。”

    由上可知,移民卖掉故乡的房屋、田地,以此为资本,迁至四川开垦田地。但是,到开始征税时,又因不愿纳粮而返回原籍。因此,与其说开垦,不如说呈现了有效利用免税的期间,出外干活赢利的现象。换言之,从中可以看出,从人口饱和的原籍,携带部分资本,以获得短期受益为目的,具有明确投资意识的移民性格。

以下是雍正六年(1728)的上谕,在认识移民性格方面,具有重要的意义:

“内阁上年闻,湖广、广东、江西等省之民,因本地歉收米贵,相率而迁移四川者, 不下数万人……但上年江西收成颇好,即湖广、广东亦非歉岁,不过近水之地,略被淹损,何至居民轻去其乡者,如此之众也。……因川省旷土本寛,米多价贱,而无知之民,平日既怀趋利之见,又有传说者谓川省之米三钱可买一石,又有一种包揽棍徒极言,川省易于度日,一去入籍,便加富饶,愚民被其煽感,不独贫者堕其术中,即有业者亦弃产以图富足……”

      从中可以看出,在故乡并无严重自然灾害的情况下,仍有很多人从遥远的江西、广东迁住四川,这是因为四川米价低廉。当时,尚能入川籍,即可发财的传说十分流行。于是,渴望致富者,蜂拥入川。因此,不仅是破产的流民,还有以致富为明确目标的有产者,乘移民之波而入蜀。这一论点,是值得引起足够重视的。实际情况也确实以远人担簦入川多致殷阜所言,移民中不乏在经济上取得成功者。

然而,一个个移民,是通过什么途径致富的呢?请看具体的实例。

如前所述,移民中既有携带资本者,也有人分文俱无。有资本者,可直接购买荒地,招佃垦殖,但无产者也有其生存的办法。

曾毓琏,湖南临湘人.康熙末年,随父母至云阳投靠李氏。李氏是其同乡邻居,二年前入蜀,当时已成家,靠佃田耕作为生,因而其颇为冷淡,曾氏只能再投他处。其后捡别人仍在门外的豆秸,筛到五升余粒,换了几亩荒地。他白天佣工,夜里开荒种瓜,随后将数年间所积得十余石瓜种,运至湖南贩卖,再把湖南的土产带回四川,以高价卖出。十年后,曾氏已有数十亩农田和数十处宅邸,成为(云阳)县北的大姓。

彭光圭,湖北大冶人.乾隆七年入蜀,以卖膏圜、寒具为业。后因疏浚池塘,渐时殷阜。其后购得田产阡陌连数县,收谷达万石之多。后世代习弓马,于武科供职者居多,成为(云阳)县西南部的头号大姓。

以上是移居川东云阳县的实例.可以看出,先以小本生意或佣工,攒得部分资金,再购买土地,一面进一歩开垦农田,一面经营卖买,这种农商兼行的类型,在当时移民中较为典型。

但是,他们能顺利地增殖田产的背景,如前所述,以五升豆就可以换得数亩耕地,关键在于土地价格及佃租都很便宜.从当时川南的南溪县,便可看出地价是何等的低廉, 只用一只鸡、一匹布既可购入数十亩田地,因田地过剰,无力耕种,又无佃户,有人只得再把田地送给他人。

特别是山区,地广人稀,土著民纳课十分困难。因而在此招募外省客民,予以土地,让其交纳课税。但是,所纳课税,不过几钱几分而已,而得到的田地却有数里之多。客民无力耕作,再请佃客。数十年中转换七八次的状况也屡见不鲜。最初佃户只知顾主,以后甚至形成了连谁是地主都不知道的局面。这大概是因当初土著人没有拿到田契,因而许多土地的所有关系含混不清。

此外.即便是佃户,其在山地耕种,不久以后,将积累起来的剰余财物购得土地,这也是可能的。

“佃有余利久,亦买田作富人,而为佃如故,他农百计营夺,固不可动,数世相安,视同己产……”(《云阳县志》)

如果有了劳动和智慧,就有了从小资产由少变多的办法。附带说一下,云阳县志列举了县内178家大姓,其中70%是清代的移民。


3、移民和商品作物

如上所述,移民的经营活动是农商并举,所以,他们积极从事商品作物的栽培,也是理所当然的。四川省的土产山货,自古以来就比较丰富,但移民为使当地达到原籍的经济发展水平,增加了更多的优良农产物。

“大约土著之民,多依山耕田,新著之民,多临河种地。种地者,栽烟植蔗,力较逸于田,而利或倍之。然力田之子弟,利微而不敢懈,种地之子弟,利厚而易骄.此又农事中本末之辨也。”(同治《南溪县志》)

以南溪县为例,与以传统的水田耕作法在山区耕作的本地人相比,移民在河岸种植烟草、甘蔗,不需多少劳力,却得到了比本地人高一倍的收入。这与只经营农业的本地人有很大的差别,两者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而且沙质的土壤.也很适于栽培来自长江北岸的烟草和甘蔗。南溪县的烟草,最初仅限于县内的市场,至民国初期始运销湖北。四川在明代时还没有甘蔗,这是清初广东籍移民传入四川的。

“滨江两岸,土宜种蔗,熬炼成糖,运销各地。父老相传,明代无有,清初粤人迁来者众,始由故乡携种来蜀,百年迁衍,遂为大宗。县中富室之户,多以制糖起家。”(民国《南溪县志》)


南溪县的广东籍移民,有留宾场的曾氏(乾隆二年迁居)、罗龙场的谢氏(雍正五年迁居)。民国时两氏子孙加在一起,已有一千五百余人。

这里必须注意的是,四川以往并非完全没有栽培甘蔗的经验。因为据说唐代一名僧人, 曾在四川遂宁传授过制糖法。《天工开物》中也说有二种甘蔗,其中一种是在四川栽培的。倘若如此,明代四川应已栽培甘蔗,只是还未普及到南溪县;或是与以往品种不同的新品种是从广东传来的。究竟属于那种状况,至今仍难判明。

南溪县生产的白糖,上往嘉定府、眉州、下往重庆、万县运销。红糖运往湖北的宜昌、沙市。从道光至光绪期间是鼎盛时期,糖精的产额多达600万斤。

总体来看,甘蔗和烟草的栽培,在四川以沱江流域最为盛行。糖业的中心在内江,而在简阳,甘蔗也是重要的商品作物。但乾隆时代简阳的制糖工场,只产红糖。需要更多资金的漏棚,始于道光年间,是由原籍广东的曾氏创办的,白糖从内江、资州运入。关于甘蔗的栽培,还必须注意的是,在其加工阶段,各县的情况不尽相同。另外,在四川的糖业界,曾氏的名声很大,也是引人注目的。

民国二十年<简阳县续志》的“氏族表”列记了二百个家族的原籍和世系表。其中,除九家原籍不明外,其余分类中,湖广籍占64%、广东籍占2 2%、江西籍占7%、其它占7%。在湖广籍中,明代移民占40%、移住时期不明者占34%。

这里姑且将明代的移民视为土著,移住时期不明者也排除在外,只有看明确记载的清代移民,再计算各省的人数比例,土著占39%、湖广占25%、广东占23%、江西占6%、 福建占3%、其余4%,由此可知,广东籍与湖广籍不相上下。

邻近的金堂县,楚籍约39%,粤籍28%,闽籍15%,其它占20%, 从以上结果综合来看,广东籍与湖广籍相匹敌,在移民中占绝大多数,这也可说是川西移民的一个特征。成都近郊至今依然保留着广东话的村庄。

在烟草栽培方面,即以金堂县最为有名。以往四川没有栽培烟草的习惯,大面积的栽培是博姓的江西人(编者注:实则为福建龙岩州人)于雍正七年由湖南移居金堂县后开始的。在成都,烟草作为满蒙八旗的必需品而受到重视。其后,又由四川营销他省。

然而在国内,福建是烟草生产的发源地。所以,在烟草交易方面,福建帮独占鳌头。随着时代的发展,川东的云阳县也遂渐活跃起来。

“业烟草者,多闽人。赖、卢诸姓皆清中叶来,以其业名(云阳)县中,利颇饶,今 多土人承之。烟草出金堂诸县,由渝、万转运,近利益薄,犹胜他业……”

 金堂县的烟草.是经重庆、万县而搬入云阳的。在云阳,福建籍移民頼氏、卢氏执烟草业之牛耳。卢氏同时还兼营砂糖业。

“卢牟字晋三,原籍福建汀州,道光中随父来县,时县中商务正蕃,凡客藉皆获利, 卢氏兼营烟糖两店,大有所蓄。皆寄闽买田宅,而在县更缔姻娅,后随留不去云,牟性开敏弘绰,广交游,上达嘉、叙、泸、渝、及资内诸县,烟糖两业,皆有乡人交贸,声气呼应,利率自倍……”

原为客商的卢氏,在定居云阳后.其交易范围极广,烟草和砂糖的收购业务,亦渉足沱江地区。

以上是在四川尚未普及的作物,因移民的传播而流行全川的实例。当然,移民在四川自古盛行的药材、染料的栽培方面也是不甘落后的,读看以下红花的实例。

清末,因推出了廉价的洋红,使红花栽培业迅速衰落。但在明代,四川曾出现过大规模栽培红花的黄金时代。《二刻拍案惊奇》也有这方面的描述。书中记述了新都县的杨氏(进士出身、云南佥事)经营的红花园“广衍有一千余亩.毎年售出红花有八九百两出息”。附帯说明一下,从几个方面看,这位杨氏,可能是以杨廷和的姪子、杨慎的从弟杨恂作为原型的。

据嘉庆《四川通志》所载,原产红花的地域之广,包括成都府、保宁府、夔州府、嘉定府、潼川府、邛州直隶州。乾隆时期,简阳县仮红花上市,使价格下降的状况表明,红花本身的商品价值很高,导致客商云集,远自福建、广东的洋商,也前来收购。为此成都府开始征收红花税。乾隆二年在贵州、资阳收购红花的商人,因往成都报税,需多行往返路途, 所以提议在内江设置税口。正是在这时期,移民中出现了以加工和贩卖红花而发财的巨富。

周鸿礼(雍正六年生),清初,其祖父及父亲由湖南迁居简阳。他继承家业后,为偿还债务,在耕作的同时,兼做生意,经营红花。从乾隆至嘉庆的50年间,积银6万余两,购入田产50余次。

周俊有,原籍湖南邵阳县。雍正年间,祖父辈已移居简阳。嘉庆动乱时期,购入红花加工埸:

”先是红花为吾简出产大宗,闽、广洋商咸远来购。近因变乱无碾戸,俊有以贱价广收之。月余贼遁去,乡人始归,田尽荒芜,而俊有之收获盈仓,红花亦获厚利,家遂小康。”

 

然而,移居四川者,也并非全是上述那样经济上的成功者。当时还存在着大量更具流动性格的棚民。开县附近,隔着大巴山,临近陕西省的交界处,是雪泡山和灵官庙。在这里,商业资本把棚民组织起来,建立了大规模栽培黄连、厚朴的药材园。

川中财货之饶,甲于西南……所产者木耳、香蕈、药材为多……药材之地道行远者,为厚模、黄连两种,老林久辟,厚模、黄连之野生者绝少,厚模树则系栽成……树至数年数十年,如杯如碗则好厚模也。黄连于既辟老林山凹山沟中栽种,商人写地数十里,偏裁之,须十年方成常年佃,棚户守连一厂,辄数十家,大抵山愈高谷愈深,则所产更好,雪泡山、灵官庙一帯连厂甚多。

遗憾的是,这份材料没有明确记载其商人的出身,也许这就是独占传统的药材业的江西商人吧。


4、移民和矿业

在四川,盐业是能够大量吸收流动劳动力的产业。有关历史悠久而自豪的四川盐井方面,中国学者已有较详细的研究。从他们的研究成果可知,当时本地之商,殷实者少,盐引大半被陕西商人租去。而且以自流井、五通桥为代表的盐业资本家的先辈,几乎都是外籍人。在考察移民的经济活动时,这是不可忽略的问题。

就云阳县云安镇的盐场而言,从资金和人材方面支掌着盐场的,仍然是移民。湖北黄州藉人,独占拽水夫业务,忠州人占有了灶房业务,同时还有强烈的排它性,其它的人难以染指。

移民不只是盐场的劳动力,还直接参与经营。家财万贯的盐场大姓陶氏、郭氏都是湖北黄冈人,乾隆中期迁住四川。恰逢此峙,云安场的盐井数量猛増,购卤股者,胜于买田,以责息速且厚也”。这句话表明了,在当时,对剩余资金者最有效的投资,就是购买得利多的盐井股分。

乾隆九年,由湖南长沙入川的胡氏,初意致力于农耕,欲购田产,但嘉庆年间,迁居云阳的盐场,遂投资于商业,”仍有羡金,购卤买田,日益完富”。前述的黄冈郭氏,也在“歳有赢积,辄购田卤”的情况下,收入日增,终成盐场的实力人物。

在云安场,以煤炭作为煎盐的燃料。云阳县煤炭藏量甚丰。盐场的大户陶氏,不仅有盐井,还有炭碳。陶氏的“吉庆煤巄”是附近一带炭矿中的皎皎者。当然移民中也有些人, 因挖媒体一跃而成巨富。

“谭锡奎,字绍亭,原籍湖南茶陵州,先世流徙至县,贫无籍,弟兄三人,为汤溪煤巄供凿运之役,继乃谋于两兄,自辟煤洞,多得煤脉且饶,由是殖产日沃,遂为富人。咸丰初,楚销蜀盐,云安厂人,以盐起首陶、郭,以煤盛者,称谭、萧云。”

在四川,煤炭大体上分布于川东、川南。移民与炭矿的关系,在重庆附近的江北县也可窥见。具体说,位于江北县二岩的复兴隆炭矿,1961年日产量约2000吨。坑道7 公里的沿续至今的炭矿,其发源却可追溯到乾隆六年。

复兴隆旧称甲子洞。创始者周世瑜原籍在湖南邵阳县。雍正九年,经任巴县知县的族兄介绍,全家移居合川县,计划农商并行而致富。乾隆六年,购入江北县二岩的山地20石,开辟田地时.发现煤矿,遂招徕附近农民前来开采。随后,周氏产业代代增加,特别是第三代周兴魅,在经营方面,更发挥了超人的能力。他积极开拓卖买的各条渠道,除在本地的酸房贩卖以外,还从川北的射洪、遂宁、蓬溪 等地运送盐、糖、酒,并利用回程船,运出媒炭。周兴恩之子周隆盛,于重庆开设丰盛和炭号,更进一歩开拓销路。他矿上的工人也达到了800多名。此外,还有在江北东阳镇开矿的高凤永。他原藉在江西瑞州府,是乾隆年间入川的天主教徒。

    在南溪县,也可了解炭矿的状况。在那里上至矿主,下至运炭夫,以煤矿为生者约五六千人。

康熙七年,从湖广入川的曹氏,最初也以“力农贩炭”为业。

煤矿与其它五金矿不同,朝廷允许百姓自由开采,并无禁令。由此也促进了煤矿业的发 展。从另一个意义上说,这也是使耗费大量燃料的盐业、糖业、酿造业得以发展的根本保证。

5、结束语

以上列举了几个清代移民活动的实例。其中具有浓厚特色的是,在移民的开垦过程中,所具有的强烈的商业性。移民在经济活动中的积极性,反映了其原籍的经济发展水平,所以往往 以优势圧倒了当地人。因而可以说,土客之间的经济摩擦,是双方之间发展对立的一个重要的原因。

移民虽已入蜀,但却和原籍保持着密接的联系。在此基础上,许多移民的同乡会馆应运而生。同时,这也成为四川与外省联系的一条重要商业渠道。得力于移民而新开发的产品,其流通规模,最初在县内或数县中,只限于省内消费。然而,从清末到民初,已经可以看出向省外推销产品的趋势,其中还有沿续至今的产品。由此可见,移民活动刺激了四川经济的开发,并对今后的发展产生了强烈的影响。

概而言之,“湖广填蜀"实际上意味着对四川经济的再开发。

 


有疑问?

文章没看明白?还有疑问?您还可以通过留言告诉我们,我们会在收到留言后第一时间联系您。

姓名:电话:

疑问:

 
版权声明

1、本站遵循行业规范,任何转载的稿件都会明确标注作者和来源;
2、文章部分图片及信息来源于网络,文字与部分图片之间无必然联系,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3、我方无意侵犯某方的知识产权,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