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忆中的父亲

点击上面的蓝色关注我们




    欧华新移民作家协会丛书
博爱 团结 绿色 文学

东方卫京散文:记忆中的父亲
 
编者按:本li正在陆续推出欧华新移民作家协会丛书第二部文集《心归处》中的优秀作品。本期推送的是挪威华文作家东方卫京的散文《记忆中的父亲》。父爱既如山,父爱也温暖,父爱也细腻,父爱也有温度。东方卫京笔下就是这样的一位父亲。
?
           记忆中的父亲

             东方卫京


父亲生于1930年农历六月十六,卒于2017年阳历元月5日,享年87岁。转眼父亲已经仙逝3年有余,他走后多次返回我的梦中,栩栩如生,醒来后令我唏嘘不已。

父亲多次说过,我们四兄弟中,我的性格最像他,寡言倔强,不喜欢冒险,待人不够热情,不喜欢太热闹。但个性强,有主见,有韧性,做事讲究方法。

也许因为天性相近,我们父子俩相处时,经常坐在一起没话,但却没有一丝尴尬。也许是同样原因,让我常常不由自主地回忆父亲的零碎往事。借欧华新移民作家协会出版文集的东风,终于克服懒惰,提笔为父亲写下这段纪文,顺便刷新一下记忆。
                                    
             
尘封的往事

父亲出生于河南省洛阳市孟津县平乐乡尤村,属马,在七个兄弟姐妹中排行第五。换句话说,我有两个伯伯、一个达达(叔叔)、三个姑姑。
祖母早逝。去世时,父亲尚未成年,只有10来岁。当时大伯二伯已经结婚离家,大姑二姑已经嫁人,家里只有祖父拉扯着未成年的父亲、三姑和四叔,日子过得颇为艰难。幸亏已经出嫁的大姑二姑回头帮着祖父照顾三个未成年的弟弟妹妹。这种姐弟情深一直贯穿于父亲的一生。

祖母去世后,祖父一直没有续弦。在我的记忆中,祖父是一个老老实实但很有气势的乡下老头。记忆中每次我跟着父母回老家的时候,祖父总是在苹果园忙碌着他的农话。他来我们家小住的期间,一副很有权威的样子,父母对祖父很敬重。母亲脾气不好,可能是艰难生活中的各种不顺心,对几个儿子几乎是张口就骂抬手就打,但不记得她对祖父有过什么言语冲撞。祖父去世时,我大约10来岁的样子。
?
父亲少年聪颖。尽管生活拮据,祖父还是送父亲在乡里读过几年私塾。有了这个基础,父亲在新中国成立后,得到机会补上了几年新学。在国家百废待兴的时候,离开农村到了城市工作。

父亲最初是在一个毛笔社做学徒。因为踏实勤学,他被推荐学习会计,并入了党。然后被任命到一家做弹花刺条的小工厂做负责人。这个工厂位于洛阳市郊区关林镇。据说开始时搬过几次家,都是租别人家的房子住。我开始记事时,我们家住在关林庙前面那条街。庙前有个广场和一个戏楼,小时候经常与小伙伴们爬戏楼捉迷藏玩。当时我很害怕庙里关公和他护将的雕像,觉得他们很凶的样子。我家在那里居住了好几年,再次搬家时我上完了小学二年级。

文化大革命开始时,我才四五岁,不怎么懂事。只记得街上很乱,一会儿敲锣打鼓,一会儿打架斗殴,父母不让出门。作为工厂的领导,父亲在文革初也被当成走资派受到了冲击。急性子的母亲被惊吓得一度失聪,使得本来就艰难的家庭雪上加霜。

文革初期的经历,让父亲有些心灰意冷。经过努力,父亲调到了一个大一点的国营农机厂做财务负责人。这个农机厂是为著名的洛阳拖拉机厂做推土大铲的,地处同是洛阳南郊的古城乡曹屯附近。我们家就住在厂区的家属院,一家五口人分到了两间宿舍类的平房大间,门前有个小院子。搬家时我才开始上小学三年级,大哥已经去当兵了,我们其余的三个兄弟转到了草屯上了几年农村小学。上中学时又转回了大约4公里外关林镇上的洛阳八中。

在我上高中的最后一年,母亲突然因脑溢血偏瘫。当时大哥已从部队转业回来开始工作,我在紧张地准备高考,照顾母亲的任务,落到了还在做知青的二哥头上。孝顺的二哥一直尽心尽力地照顾母亲,直到母亲去世。感觉在那段时间里,父亲显得更加沉默,一直到了我自己成年之后,才切实体会到父亲所承受的压力。后来,父亲多次提到那段最艰难的日子,言语中充满对母亲的感情和对二哥的赞赏。

在我上大学的最后一年,受尽各种煎熬的母亲去世。为了不影响我的学习,父亲没有让两位哥哥通知在外地上学的我。他决定把母亲安葬在孟津老家的坟地,说等他以后过世后,把母亲迁出来与他合葬。等我假期回家,才得悉噩耗,只能在母亲的坟前补磕了几个头,给母亲培土添香,算送了行。

后来父亲续弦,选择了一个其貌不扬的乡下女人做我们的继母。继母嫁过来之前,守寡多年,有一儿一女,当时女儿已经出嫁,儿子也已成人,他们没有随母亲过来一起居住。父亲也没有为难已经成人的儿子们,让我们兄弟几个称呼继母为“妠”(意思是婶子)。据说在那边,继母的孩子们称呼父亲“达达”(意思是叔叔)。

继母勤快本分,低眉顺眼,脾气极好,关键是事事都听父亲的,从来不闹是非,估计这是父亲选择她的主要原因吧。继母与父亲一起幸福地生活了30多年,直到得癌症先父亲几年去世。

       艰难生活的中流砥柱
母亲一共生了六个孩子,都是男孩。看来我的父母命中只有儿子。第一个和第三个没有成活,婴儿期就夭折了,留下我们其余的四个兄弟。
那时的生活很艰难。有四个嗷嗷待哺的儿子,父亲的工资只有几十元,养家糊口肯定不够,母亲必须经常出去打各种零工贴补家用。粮本上供应的口粮不够,父亲必须出去额外购买议价(高价)粮,幸亏住在孟津邙山乡下的二姨家接济了不少红薯。因为小时候吃红薯太多,闹得我长大后条件反射,看到红薯就有胃胀的感觉。

秋天农民收完红薯后,我们会把人家不要的红薯秧子,捡回家洗净晒干,当过冬菜吃。河南人每天都要吃一顿面条,记忆中冬天吃最多的是玉米面糊糊面条,放些干红薯叶作点缀。父亲再让母亲在糊糊面条里撒上一把黄豆,兄弟几个比赛、看谁吃到的黄豆最多,这成了那段艰难生活的一个游戏。

母亲文革初期受了惊吓后,身体一直不好,情绪也不是很稳定。几十年中,父亲差不多是里里外外独自挑着一家的重担。记忆中,总是父亲早上起床给我们一家人做饭。虽然只是简单的饭,但这件看起来不大的日常事,当我长大对人生有更深体会后,让我觉得父亲真是了不起。
父亲兄弟姐妹七个,母亲兄弟姐妹五个,两边的亲戚比较多,大多数都是孟津农村的。父亲虽然职位不高,但毕竟在城里当干部,很多亲戚有事没事都来找父亲帮忙。无论哪家亲戚来找他,父亲都会费心尽力去想办法办成。

为了贴补家用,父亲在工作之余还做起了副业。家里用的柜子、椅子、凳子和床头,都是父亲自己亲手做的。几个柜子结结实实的,父亲一直用到去世。家里曾经先后成规模地养过兔子、鸡和水貂。无论做什么事情,父亲总是先认真地阅读资料,仔细琢磨其中的道理,然后按照程序认真地操作。养兔子的阶段,我年龄太小,还记不住事。但记得父亲先后在院子里养过几十只鸡和几十只水貂,当然都是圈养。从饲料配置到卫生防疫,父亲都是按照书上的科学方法饲养,还经常去专家那里交流和取经。几家邻居也曾依葫芦画瓢地跟着养鸡和养水貂,但他们总养不好,经常来父亲这里请教。父亲对他们从来都是诲人不倦的态度,不做保留地给予他们指导。从我旁听的角度看,他们对待父亲的样子,差不多就是学生对老师的态度,足见父亲在他们心目中的地位。
?
父亲的人缘很好,待人一团和气。那时的中国社会不太讲究尊重私人空间。因为父亲是财务主管,经常会有人拿着单据来家里找父亲审批签字。我一直纳闷他们为什么不在上班时间找父亲审批,但父亲一直都是和颜悦色地对待他们。

母亲情绪不太稳定,心胸也不够开阔,有时会与邻里其他妇女闹些矛盾,这让性格内敛的父亲很不好意思。但他总是能够与对方家男人一起把关系梳平。母亲病逝后,父亲曾经与我回顾过那些不太愉快的经历,对我有很多正面的影响。

           
 舐犊情深

父亲天生底气充沛声音洪亮。虽然偶尔会假作声色地教训儿子们,但他对我们兄弟几个来说,相对于脾气暴躁的母亲,绝对算温和的慈父。兄弟几个在幼年时期,都无数次挨过母亲的责骂和痛揍,但父亲却从没有对我们动过一个手指头。我小时候比较谨慎胆小,不怎么喜欢户外活动,最爱干的事情莫过阅读了。那时候可读的东西不多,我几乎读遍了身边所有的文字。为了满足我的阅读需求,父亲到处给我借书看。那时候没有“少儿不宜”的讲究,结果我读了很多像“老工人话当年”和“黄河滩上血泪仇”这类忆苦思甜的书籍,和一些含有大量描绘抗日战争中日本军队烧杀抢掠细节的小说。这在我幼小的心灵中留下了许多阴影,尤其是有关旧社会的黑暗和日本兵的残忍。

有几年,我经常因为做噩梦而被吓醒。记忆中,我经常梦见震耳欲聋、张牙舞爪浑身冒着蒸汽的火车头,一副妖魔鬼怪的样子,一种可怕的声音同时在脑子中回响,这让我恐惧得身体抽搐眼睛翻白。当然父母对此很是担心。父亲带着我去了好几个医院。医生们也检查不出什么毛病,只有当时普遍存在的营养不良,结果吊了几瓶葡萄糖盐水了事。不过,医生们对父亲说,这孩子胆小,注意平时不要吓着他。父亲把这话跟母亲转达了以后,我因祸得福,比其他几个兄弟少了不少皮肉之苦。
受母亲的遗传,我们兄弟几个都是大个头。尤其是我,从小就比同龄伙伴们高出半头。但由于不爱户外活动,加上小的时候肠胃不好,我其实很虚弱。父亲看在眼里,忧在心中。记得厂里有个工人,据说练过一些拳脚功夫。父亲就安排我跟他学点健身的本事。可惜我不是那块料,也没有兴趣,这事只好作罢。

虽然那个年代的生活十分艰辛,但父亲很重视我们兄弟几个的学龄教育与学业。无奈的是,大哥小学毕业后赶上了文化大革命爆发,学校停了课,父亲只好托人让大哥先在电石厂做了一名学徒工,而后又参了军。父亲对当时学校不好好上课的状况很失望,让二哥初中毕业后就到附近的古城乡做了下乡知青,说是早日返城工作。大哥二哥的教育后来让父亲很遗憾,好多次跟我唠叨过这两件事情。好在大哥二哥都很努力上进,先后完成了电大教育,通过各自的努力,成为高新开发区干部和建筑监理师,这让父亲颇为欣慰。

四弟则完全是另一种情况。他不乏智力,但随性贪玩,喜欢当孩子头,不时还打架惹祸。同在洛阳八中上学时,他比我低两届。高考前的一次数学竞赛,我在高中组拔得头筹,他在初中组也名列前茅。但我上大学离家以后,他好像失去了动力,成绩一路下滑,以至于后来参加高考成了走过场。

当时父亲所在的农机厂转产成卷烟厂,家里也从厂区搬到城里的家属楼里,生活条件好了许多。心存对大哥二哥上学问题的亏欠感,父亲对四弟的上学可是操碎了心,自己苦口婆心地教导,叮嘱我平时给弟弟写信鼓励,放假回家时要给弟弟当面劝导。无奈弟弟玩心笃定,你说什么道理他都认,说完了他依然我行我素。高中毕业以后,在家待业了两年,尝试了不同的临时零工,终于如梦初醒,打起精神考上了电大并顺利毕业。啥人啥命,弟弟毕业后先后在卷烟厂和烟草专卖局工作,后来做了卷烟厂里的团委书记,继续当“孩子王”。不幸的是,他在外县下乡工作期间染上了奇怪的疾病,在仅仅三十几岁的年纪,竟然不治身亡,让老父亲遭受了一场“白发人送黑发人”的痛苦。弟弟刚去世的半年里,父亲看上去苍老消瘦了许多。

我从小到大一直功课很好。拿今天的话说,从小就是一个学霸,这让父亲很骄傲。也许是性格原因,也许是受生活所迫,觉得小时候父亲很少与我们聊天,但他却不止一次地鼓励我好好上学,“上了小学上初中,上了初中上高中,上了高中争取上大学”,这好像成了他艰难生活中动力之一。父亲的文化水平不算太高,新学也没有上过几年,我们几个兄弟的功课他也具体辅导不了。不过,我小学刚学珠算时不怎么得窍门,会计出身的父亲自告奋勇地要教我。无奈他用的口诀与学校老师教的完全不是一个路子,闹得父子俩都挺丧气的。

因为我的功课特别好,那时的学校动不动就闹“反潮流”和“读书无用”,学校教的那点东西也挺提不起我兴趣。父亲就到学校找老师商量,安排我跳了一级。那时候的学制短,我高中毕业参加高考的时候还不满16岁。

1977年初我刚上高中半年,国家决定恢复高考,父亲高兴极了,到处找人借书帮助我补习功课。受文革的影响,中学的课程我们以前其实根本就没有怎么学,需要在一年多的时间补习完所有中学的课程。那段时间我挺刻苦的,经常晚上看书看累了就趴在桌子上睡着了。那时,母亲偏瘫卧床,父亲要照顾我们的衣食,半夜还要起来催我上床睡觉。

我的高考成绩总算给了父亲一点儿小小的回报。我考了洛阳八中的“状元”,五门科目得了385分,比河南省本科录取分数线超出了近100分。儿子顺利考上了大学,父亲当然高兴得不得了。那段时间每次与人说起这事,父亲总是眉飞色舞的,自豪之情溢于言表。因为视力色弱而掉档,我最后没有进入名校,而是被“掳”到了那个年代不怎么受待见的石油院校。为此,中学教我的老师们都觉得遗憾,但父亲并没有觉得有什么不好,一直心情喜悦,直到与大哥二哥一起千叮咛万嘱咐地把我送上了去大学的绿皮火车。

我硕士毕业后,被分配到西安的一个大学做教师,30岁做到了副教授和研究中心的副主任。据说这让父亲在他的朋友圈很受羡慕,在家属院里也很有面子也很受尊重,但父亲从来没有对我当面说过这个事。

在国内工作的10年,我经常需要出差,每年大概3—5个月在外面奔波。有一次,同在大学工作的妻子也必须出差,只好把儿子暂时送回洛阳老家跟爷爷同住几周。据说只有三四岁的儿子可把爷爷奶奶和全家给折腾坏了。上房揭瓦倒是没有,新时代的楼房也没瓦可揭,但沙发上、床上、桌上蹦跳翻跟头,揪爷爷的眉毛不让爷爷睡觉等坏事干了不少,也把大娘二娘“吵得脑子疼”。抱怨归抱怨,爷爷疼爱孙子的感情还是溢于言表的。
     
       
 游走在挪威山水中

1995年我被派到挪威交流和进修。作为合作成果的一部分,我获得了挪威当地研究院提供的一份聘用合同,从高级研究员做起,后来做到了部门主管。家里安顿下来以后,1998年我们邀请父亲来挪威居住了6个月。

从国内热闹的环境来到安静的挪威,一切对父亲都是那么的新鲜。父亲每天感叹挪威的干净和静寂的环境,天总是蓝的,云总是白的;好长时间都不用擦皮鞋,衣服好久也不脏;挪威人浪费,人走了房间灯也不关,大白天所有的汽车都开着灯,大片大片的地都荒着不种庄稼等等。尽管经常迷路,他还是喜欢每天出去溜达,唠叨着挪威每条街、每一家打扮得都不一样,到处都是海,到处都是森林。

一个月新鲜劲过去后,父亲想家了。他没有直接跟我们说什么,是在国内家里的大哥转告给我们的。那时我们刚安顿下来,的确忙得忽略了父亲被陪伴的需要,幸亏儿子放学早可以陪陪爷爷。父亲反倒安慰我们,说他会习惯的,不要我们为他操心。

父亲说到做到,在第二个月里,父亲还真调整适应了这里的生活。他每天还是定时出去散步,有时会停下来,与挪威的小孩子咿呀咿呀地交流,回来跟我们说挪威人见面都对他说“咯嗒咯嗒”,像下蛋后的母鸡叫似的,他也“咯嗒咯嗒”地回答人家,结果人家还挺高兴。他问我们是什么意思,一开始我也不知道,反应过来以后笑得我们前仰后合。原来是挪威语的“goddag!”,打招呼用,意思类似于“你好”。父亲在挪威期间,学会了不少挪威的常用语。

吃不惯米饭,我们又没有蒸馒头的手艺,父亲就自己动手丰衣足食。不但自己蒸馒头,还因为河南人习惯每天吃顿面条,父亲每天也单独给自己做。他按时间表把自己安排得满满的,把书架上能看懂的书差不多看了个遍。

暑假期间,我们开车带父亲沿着挪威海岸看风景,父亲常常为壮美的挪威峡湾风光惊奇感叹。性格内敛的他主动要求我们多给他拍照片,录像时多把他录进挪威的美景中。说要回去给老朋友们炫耀一下。我们清晰地感到,父亲通过调整后,在挪威的后面几个月过得很快乐。对此我和妻子特别感叹:父亲的适应能力,是他一生坚忍不拔、迎难而上的人生经历决定的,他总能把自己的生活调整好。

后来我被外派到法国巴黎任职,本打算再邀请父亲来欧洲看看巴黎的花花世界。但父亲那时已经77岁高龄,考虑到旅行的风险,他不愿意出门远行,说我们给他多寄一些在巴黎的照片就可以了。后来,我们给父亲买了一个电子相框,把USB插上,可以轮换放映里面储存的照片。父亲说他很喜欢那个电子相框。

       
 丰富的内心世界 
 
虽然父亲的文化程度不算很高,也从来没有得到机会接受文学和艺术方面的训练,但我心中的父亲是一个颇有文艺范的人。只是在他年轻的岁月里,生活的担子太重了,重得他没有余力散发他文艺方面的芬芳。只有待到所有的孩子成家立业后,尤其是他退休以后,才逐渐显现出来。
父亲喜欢听歌,乐感也相当不错。我听到过他唱歌,蛮有韵味的。只是父亲天性内敛,不愿在人前显露。他晚年练习过吹葫芦丝,虽然没有练到很高的水平,听起来还是有滋有味的。有一次我回去探亲,晚上就我们父子俩人,我给父亲唱了几首歌,他的评论很到位。有一首歌的结束句,我唱得流畅激昂得意,他也很欣赏,与我讨论了好久有关声乐发声的原理和技巧。
 
父亲的交谊舞跳得有模有样的。据说有几年经常在附近的牡丹广场上、与舞友们切磋技艺,很得舞友们认可。在挪威探亲期间,妻子陪他跳过舞,说父亲的节奏感特别好,舞步很娴熟而且有韵味。

父亲不怎么爱热闹,经常喜欢一个人坐在那里遐想。闲暇中,父亲也偶尔参与打牌下棋等娱乐活动,但他没有什么牌瘾棋瘾,赌博更是从来不沾。没见父亲抽过烟,他也从不豪饮酗酒,只是团聚时与朋友家人凑兴小酌。

父亲退休后,为了给退休生活添些内容,在一段时间里也试着小打小闹地炒过股票,曾经被套住过,没有怎么赚钱,但也没有赔钱。像做其它事情一样,他认真做功课,阅读研究股票市场的门道,最后得出结论“股票就是玩个心跳,就是庄家设计收割散户的游戏”后收手作罢。
父亲是个坚强的人,生活的艰辛和“少年丧母、中年丧妻、晚年丧子”的悲痛,不但没有击垮他,反而让他更加珍惜生活。
父亲是个要强的人,生活极有规律。退休后自己骑自行车出行,一直坚持到80岁,最后在孩子们的强力劝说下才停止。继母走后,他坚持一个人单独居住。

父亲是个睿智的人。尽管生活所迫,他一生必须勤奋工作,但他从来不强调过分拼命地工作。记得我在准备高考期间,他也从来不催促我。我开始工作以后,好像他从来没有督促我努力出人头地,反而劝我注意休息和娱乐,平衡地生活。

父亲说,人的这一生你得折腾,但别过分,你总得给自己留点余地。
我仰望天空,父亲应该听得到我在文字里的倾诉。祝愿父亲在天国里一切安好!

   


    


  东方卫京,挪威籍华人,理工博士,祖籍河南洛阳。就职于一家西方大型跨国能源公司,从事综合技术经济评价和决策支持工作。北欧华人诗社社长,欧华新移民作家协会理事,欧洲华文笔会和欧华诗歌会会员。写作观:不追华丽玄妙,但求言之有物,给人生添些诗的味道。














欧华新移民作家协会简介:
欧华新移民作家协会(European Immigrant Chinese Writers Association )英文简称:EICWA;荷兰语:EuropeseVereniging Van Nieuw Immigrant Schrijvers 本协会于二零二零年五月一日在荷兰正式注册(Kamer van Koophande 1# Sint Jacobsstraat 300 Postbus 48, 3500 AAUtrecht ) 注册号:(7****) 是非政治、宗教、以及非商业和赢利性民间文化的社团。协会创会会长系荷兰华人李民鸣(梦娜)。会员主要来自欧洲地区,正式出版过专著或在世界各地值得尊重的文学刊物上发表过多篇作品的华人华文书写者、学者、研究中国文学/文化的汉学家,以及居住在欧洲以外地区的优秀华人华文作家的加盟会员
协会网站:http://www.ozymzjxh.com/
 


《欧华新移民文学》简介:

《欧华新移民文学》是欧华新移民作家协会旗下的一个文学专栏,已得到荷兰《联合时报》陈光平社长的鼎力支持,并在《联合时报》开设专刊。属于纸媒半月刊,欧洲周边国家均可看到报纸。《欧华新移民文学》秉承协会宗旨,与欧洲华人文学人一起,以和为贵,与人为善,以博爱为胸襟,团结欧洲乃至世界各国的优秀作家、诗人、文学评论人及爱好中华文化的人士一道,进行文学交流、交谊的活动;厉行互爱互学互助,崇尚绿色文学,尊重原创,竭尽全力弘扬中华传统文化,努力承担起双向文学/文化交流使者的角色。这是一个大型综合性文学月刊,以不断推出欧洲华人文学新移民的佳作为主要选稿,本着既注重海外华人写作环境的特殊性、多元文化下的思想性和跨民族、跨肤色、跨文化的艺术性,同时也非常注重可读性。

投稿要求:着重推选展示欧洲特色、欧洲趣闻趣事、内容坚实、风格多样的短篇小说、散文、纪实、随笔、报告文学等优秀作品。欧华新移民作协会员和新移民文学群群员的优秀稿件、热点题材等作品优先刊登。
投稿方式:ozymzjxh@gmail.com ;mona0031@126.com
联系人:梦娜(李民鸣)vsmona0031


 

出品:欧华新移民作家协会


图片:载自网络



友情合作




欢迎yi我们


  编辑部


  

总策划、总编:梦 娜

执行总编:茜 茜、北 石

责任主编:罗 维

责任编审:因荷藕然、小小叶子

诗词总出题:孙超雄

诗词组稿:小 理、远在天边

百度头条责任主编:黄 

中国分会责任主编:余 心

公益讲座责任主编:曹婷婷

视频主播:吴 垠

 

编委会编委

编委会  (按姓氏笔画排列)

王露露     朵   拉     

余   新     孙超雄     

林   斌     黄   江

姜   宇     吴长青

杨剑龙     郑南川

黄凤祝     翁锡鸿  

版面        叶   莹 

投稿箱:

ozxymwx@gmail.com

ozymzjxh@gmail.com



郑重声明:本刊发布的作品版权均属于作者,未经作者授权,不得使用,否则,作者予以追究其法律责任



 
更多精彩推荐,请关注我们

把时间交给阅读



往期精彩文章

  • 爸,您看,窗外盛开的白蔷薇花

  • 流光中,和儿子相伴于中文

  • 外婆,外婆

  • 荒草中的野雏菊

  • 父亲的名字

  • 刘俊:过眼录/南京小吃

  • 新时期的青春之歌《七瓣丁香》

  • 陈瑞琳:母亲的味道

  • 一声“母亲”,温柔而残忍

  • 望着父亲母亲的合影

  • 王文胜评穆紫荆的《归梦湖边》

  • 《天工苏作》观后感

  • 国际时事漫谈

  • 穆紫荆书评:牵绕兮我怀,河升波涨

  • 话说评价文学艺术作品

  • 实验室的风波(下)

  • 实验室的风波(中)

  • 实验室的风波(上)

  • 《飞云集》后记-花絮

  • 号外:诗歌《飞云集》出版了

  • 做中国文化在海外的摆渡人(下)

  • 做中国文化走向海外的摆渡人(上)

  • 默克尔的三色旗

  • 好人阿德里安

  • 看五星红旗跃过马斯河舟桥

  • 多瑙河奇遇兼《德国故事》序







  • 三百羹叉风波起

2021年

 

 



本平台收稿邮箱:enliding@yahoo.com







有疑问?

文章没看明白?还有疑问?您还可以通过留言告诉我们,我们会在收到留言后第一时间联系您。

姓名:电话:

疑问:

 
版权声明

1、本站遵循行业规范,任何转载的稿件都会明确标注作者和来源;
2、文章部分图片及信息来源于网络,文字与部分图片之间无必然联系,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3、我方无意侵犯某方的知识产权,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