禾甸镇:移民村幸福生活要来了

使劲戳上方蓝色字看更多祥云资讯

禾甸镇大淜村中淜自然村是普淜水库建设时搬迁过来的移民村,在移民避险解困等政策的帮扶下,村容村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村民有了致富产业,中淜村蜕变成了全县乡村振兴战略实施的示范点。

杞丽是普淜水库修建时搬迁到中淜自然村的村民,今年她家种了0.5亩七月菊,眼下进入了采摘期,杞丽一家人正在自家田里忙着采摘菊花。她说:“我们是从普淜那边移民过来的,今年发展这个七月菊,种出来之后就交给村上的合作社,这个种下来还可以,产量一亩在6000多元,种得好的话有7000元左右。”

杞丽家今年单靠菊花可以收入3000多元。村里由支部牵头成立了农民种植专业合作社,统一收购村民采摘的菊花。目前,菊花种植发展了70多亩,村里计划进一步引导村民种植,扩大种植面积,增加村民收入。

为进一步让村民增收致富,村里还建成了养殖小区,共八个大棚租给村民养殖肉鸡,租金用于村里公共设施管理支出,肉鸡出栏由温氏公司统一收购。村民朱存昌已经租用大棚养鸡两年了,他说:“销路倒不愁,时间养到人家就会通知你,送到公司去。”

中淜自然村有移民人口345人,发展软籽石榴240亩,以及黄牛、黑山羊养殖。得益于移民避险解困项目,移民建房有补助,村民大都住上了新房。

家家户户都住上了新房。村民朱有正说:“当时建房的时候,人均补助了15000元,全村人都受益。”

据了解,我县共有水库移民6500多人,其中禾甸镇有2700多人。禾甸镇后坝、文新、中淜是我县水库移民避险解困项目实施分布较为集中的3个移民村,总投资5300多万元。项目的实施,切实保障了移民户住房安全稳固,提高了道路硬化率,改善了村庄人居环境,提升了基础设施水平,形成了后坝村以蚕桑、软籽石榴、续断等种植,文新村以大棚蔬菜、红梨种植,中淜村以肉鸡、肉牛养殖为特色的产业布局,形成了多渠道增收的新局面,移民村基础设施全面提升,村庄更加美丽,乡风更加文明。

阅读原文

有疑问?

文章没看明白?还有疑问?您还可以通过留言告诉我们,我们会在收到留言后第一时间联系您。

姓名:电话:

疑问:

 
版权声明

1、本站遵循行业规范,任何转载的稿件都会明确标注作者和来源;
2、文章部分图片及信息来源于网络,文字与部分图片之间无必然联系,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3、我方无意侵犯某方的知识产权,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